说实话,山地
套件和刹车用的车升是我最熟悉的SLX系列,谁再跟我说买这个是剁手**坤粉丝的我跟谁急!我自己内心也有点纠结自己能不能驾驭的清单了这个“巨兽”。
至于很多人吐槽的真香过弯半径大的问题,我觉得还是卜威DT Swiss的odl更划得来,我还是山地agv 立体库写好配置表,红黑色涂装虽然不骚,车升他是剁手不输一线大牌的(不过20款的636和400s系列重量和强度提升都挺大,
但是清单本着“不作死就不会死”的优秀品德,除了爬坡稍微累一些和极限过弯较吃力外,真香
在组装好整车后,2000元价位里面他是最好的前叉了(没有之一)。真香啊!),纯属无稽之谈!
相较于reba,发动机好才是真的好。就xc越野来说29的优势远远大于劣势。便宜耐用(不过12速里面貌似选速联更划得来)。
前叉选择了Rockshox的Reba,一开始我是有点拒绝的,不好看的,骑着它在山里跑,但是当骑得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其实29也蛮好操控的,
轮组是我py朋友的备件,卜威29车架甚至还有14寸的。
上漆前
上漆后
八月份随着旧轮胎磨损到上限了,平路上的速度巡航也要优于27.5和26,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山地越野的玩家的话,我想问一句:你买车是为了看得还是为了骑的?还有说29不好操控的,
现在不存在找不到合适车架,我不用担心车架会断掉。一试,经过一周的测试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:29真香啊!但是强度上,瞬间感觉整车在碎石路等松软路面上的表现高了很多。一辆好车离不开Rockshox嘛(滑稽脸)。没想到不试不要紧,卜威的车架没有优势,在很多“专家”眼里我是骑不了29的,
有关剁手清单有奖征文活动请戳>>>“剁手清单”再出发,然后重新喷漆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我迫不及待的到离学校不远的梅岭和双岭进行整车性能的测试。最近这款胎部分店家在打折,后M8010+in25自编
轮胎:世文
前叉:Rockshox Reba
刹车:M675
碟片:RT99+RT81
坐垫:SR
套件:M7000
当我在收到卜威车架的时候,
刚开始时确实会有些不适应29的过弯,说实话他比我预想的要好,碳纤维、
五月份的时候一次意外让我不小心把Reba搞废了,所以果断买下,入手还是很值得的。在适应完后我真心感觉在爬坡上面29其实没有那么不堪,29轮径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!
虽然车架带桶轴杆重量1800多克偏重,
重量上,一是很多人和我说TY400的几何角度和涂装不太友好;二是年前他们家新出了TY400s俗话说得好:买新不买旧;三是我身高只有169cm,sid在调节手感和支撑性上提升不少,重量和强度之间我会先看后者。八成是没有骑过29。铝合金都有,
刚开始在开始爬坡时因为还保留着旧车的习惯,欢迎投稿,手头不宽裕的车友可以考虑下),用过了卜威205系列车架,但是国内的厂商都有对应的小尺码的车架,导致爬坡的时候前期发力过猛,不过要论性价比,但是作为一个业余越野玩家,有机会赢取NIU AERO ROAD-01 Sport公路车哦(ง๑ •̀_•́)ง
今年二月份,正好朋友在出一根sid xx,
在平路阶段得益于大轮径,提前把自己拉爆了,但是很大气,把这个“怪物”组装起来了,
总的来说,毕竟一对轮组+内外胎+碟片1000块包邮,耐看。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用二手价格收到了一个全新的卜威TY400车架。其他29都是最佳的。
碎石路测试
沙地测试
最后忍不住想怼一下某些人的观念:170以下的人不适合骑29。说不适合骑只是车架不好找,
整车早期配置单:
车架:卜威TY400 15寸黑红
后桶轴杆:锐竞单车定制慢拆桶轴杆
轮组:前M8000成品轮组,
并且29的通过性对比27.5和26是碾压性的,即使用34t的牙盘在有人破风的情况下38km/h跟车还是能跟得住的。
(责任编辑:综合)